1-1.持久层框架设计实现及MyBatis源码分析.md
阶段一模块一学习笔记-持久层框架设计实现及MyBatis源码分析
[toc]
一、自定义持久层框架
1. JDBC问题总结:
原始jdbc开发存在的问题如下:
- 数据库连接创建、释放频繁造成系统资源浪费,从而影响系统性能。
- Sql语句在代码中硬编码,造成代码不易维护,实际应用中sql变化的可能较大,sql变动需要改变
java代码。 - 使用preparedStatement向占有位符号传参数存在硬编码,因为sql语句的where条件不一定,可能
多也可能少,修改sql还要修改代码,系统不易维护。 - 对结果集解析存在硬编码(查询列名),sql变化导致解析代码变化,系统不易维护,如果能将数据 库
记录封装成pojo对象解析比较方便
2. 问题解决思路
- 使用数据库连接池初始化连接资源
- 将sql语句抽取到xml配置文件中
- 使用反射、内省等底层技术,自动将实体与表进行属性与字段的自动映射
3. 自定义框架设计
使用端:
提供核心配置文件:
- sqlMapConfig.xml : 存放数据源信息,引入mapper.xml
- Mapper.xml : sql语句的配置文件信息
框架端:
- 读取配置文件
读取完成以后以流的形式存在,我们不能将读取到的配置信息以流的形式存放在内存中,不好操作,可
以创建javaBean来存储
(1)Configuration : 存放数据库基本信息、Map<唯一标识,Mapper> 唯一标识:namespace + “.” +
id
(2)MappedStatement:sql语句、statement类型、输入参数java类型、输出参数java类型 - 解析配置文件
创建sqlSessionFactoryBuilder类:
if (connection != null) { try {connection.close(); } catch (SQLException e) { e.printStackTrace(); }} }
方法:sqlSessionFactory build():
第一:使用dom4j解析配置文件,将解析出来的内容封装到Configuration和MappedStatement中
第二:创建SqlSessionFactory的实现类DefaultSqlSession - 创建SqlSessionFactory:
方法:openSession() : 获取sqlSession接口的实现类实例对象 - 创建sqlSession接口及实现类:主要封装crud方法
方法:selectList(String statementId,Object param):查询所有
selectOne(String statementId,Object param):查询单个
具体实现:封装JDBC完成对数据库表的查询操作
涉及到的设计模式:
Builder构建者设计模式、工厂模式、代理模式
4. 实际项目目录分析
- 使用端:
- 框架端:
- 源码:
git clone -b master1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5. 优化
5-1: 将测试类方法
封装为分别的dao方法
5-2: 仍存在问题:
- dao的实现类中存在重复的代码,整个操作的过程模板重复(加载配置文件、创建sqlsessionFactory,调用sqlsession方法)
- dao的实现类中存在硬编码,调用sqlsession的方法时,参数statement的id硬编码
5-3: 解决方式
- 使用代理模式生成dao层接口的代理实现类
- SqlSessionImpl中添加如下方法
- 使xml中的路径对应上到层路径,xml方法名对应dao层方法名,此时就可以删除UserDao的接口实现类了
- 源码:
git clone -b master2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6.课后小结以及个人思考
- 课后练习:
- 个人思考:mybatis的自定义实现是:xml配置方式记录数据库连接信息以及想要执行的sql->以文件流形式传入到框架端->框架端解析后利用其构建sqlsessionFactory工厂->使用工厂生产sqlsession->sqlsession实现具体的sql方法->有参数的sql需要使用对应工具类->优化过程使用代理模式,用dao层的包名.方法名巧妙映射xml中的namespace.id 从而解决了硬编码,代码重复问题
二、mybatis
1.相关概念
- ORM:ORM完成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到关系数据库的映射;ORM框架实现的效果:把对持久化对象的保存、修改、删除 等操作,转换为对数据库的操作
- 简介:MyBatis是一款优秀的基于ORM的半自动轻量级持久层框架,它支持定制化SQL、存储过程以及高级映射。MyBatis可以使用简单的XML或注解来配置和映射原生类型、接口和Java对象为数据库中的记录。
- Mybatis的优势:Mybatis是一个半自动化的持久层框架,对开发人员开说,核心sql还是需要自己进行优化,sql和java编码进行分离,功能边界清晰,一个专注业务,一个专注数据。
2.具体实现
- 编写SqlMapperConfig.xml,其中配置mapper.xml信息
- UserMapper.xml信息
- 生产出sqlsession后调用其selectList接口即可,添加insert,修改update,删除delete。除了查询都需要提交事务。传递参数信息。
3、优化:
- 优化一:使用dao层实现,实则仍需要加载配置文件创建工厂以及生产sqlsession:
- 源码:
git clone -b master3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- 省略掉dao层实现,直接将mapper.xml的namespace对应到dao的资源包
- 使用配置文件
2. mybatis常用标签:
- 一对一映射:association
- 一对多映射:collection
- 判断:if
- 循环:foreach
1
2
3
4
5
6
7//例:
<if test="p.depaCode != null and p.depaCode != ''">
and u.depa_code in
<foreach collection="p.umsDepas" separator="," close=")" open="(" item="item" index="index">
#{item}
</foreach>
</if> - 源码
git clone -b master4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3.mybatis缓存
3-1. 缓存概念:
- 缓存就是内存中的数据,常常来自对数据库查询结果的保存,使用缓存,我们可以避免频繁的与数据库进行交互,进而提高响应速度
- 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。在操作数据库时需要构造sqlSession对象,在对象中有一个数据结构(HashMap)用于存储缓存数据。不同的sqlSession之间的缓存数据区域(HashMap)是互相不影响的
- 二级缓存是mapper级别的缓存,多个SqlSession去操作同一个Mapper的sql语句,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用二级缓存,二级缓存是跨SqlSession的
3-2. 验证一级缓存:
- 一级缓存验证
- 总结:
2-1. 第一次发起查询用户id为1的用户信息,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id为1的用户信息,如果没有,从 数据
库查询用户信息。得到用户信息,将用户信息存储到一级缓存中。
2-2. 如果中间sqlSession去执行commit操作(执行插入、更新、删除),则会清空SqlSession中的 一级
缓存,这样做的目的为了让缓存中存储的是最新的信息,避免脏读。
2-3. 第二次发起查询用户id为1的用户信息,先去找缓存中是否有id为1的用户信息,缓存中有,直 接从
缓存中获取用户信息
3-3. 一级缓存源码分析
- 找到源码的存储结构为HashMap
- 在执行query方法时,判断缓存的存在状态,存在直接取出,不存在查询数据库
查询数据库得到结果后放入一级缓存中
3-4. 二级缓存
二级缓存的原理和一级缓存原理一样,第一次查询,会将数据放入缓存中,然后第二次查询则会直接去缓存中取。但是一级缓存是基于sqlSession的,而二级缓存是基于mapper文件的namespace的,也就是说多个sqlSession可以共享一个mapper中的二级缓存区域,并且如果两个mapper的namespace 相同,即使是两个mapper,那么这两个mapper中执行sql查询到的数据也将存在相同的二级缓存区域 中
二级缓存需要手动开启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//sqlMapConfig.xml中
<!--开启二级缓存 -->
<settings>
<setting name="cacheEnabled" value="true"/>
</settings>
//mapper.xml中
<!--开启二级缓存-->
<cache>
</cache>
//或者注解方式在mapper接口上方
@CacheNamespace
//同时要注意实体类需要序列化
User implements Serializable验证
多个session在同一个mapper的namespace中,不同session会缓存数据
同一个mapper的namespace中有一个提交了增删改事务,二级缓存清空
二级缓存附加配置:mybatis中还可以配置userCache和flushCache等配置项
- useCache=true(默认)改为false时禁用该statement二级缓存
- flushCache=true(默认)改为false时禁用该statement提交事务后时刷新二级缓存(可能出现脏读)
4. 二级缓存自定义
- 因为mybatis自带的二级缓存无法在分布式环境下正常使用,选用redis作为分布式缓存
- 使用
@CacheNamespace(implementation = RedisCache.class)
注解,使用redis缓存 - 查阅源码可知 redis配置文件名称固定:redis.properties;redisCache为HashMap
- 验证结果
5. mybatis插件
mybatis在四大组件(Executor、StatementHandler、ParameterHandler、ResultSetHandler)处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插 件扩展机制
实际上就是一个拦截器,可以自定义
源码
git clone -b master5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三、Mybatis架构原理
1. 架构设计
2. 主要构件及其相互关系
3. 二级缓存源码优先级别
二级缓存>一级缓存>数据库
4. 二级缓存的存取机制
只有提交了SqlSession.commit(),后二级缓存才被真正写入
存储二级缓存对象的时候是放到了TransactionalCache.entriesToAddOnCommit这个map中,但是每次查询的时候是直接从TransactionalCache.delegate中去查询的,所以这个二级缓存查询数据库后,设置缓存值是没有立刻生效的,主要是因为直接存到 delegate 会导致脏数据问题
MyBatis二级缓存只适用于不常进行增、删、改的数据,比如国家行政区省市区街道数据。一但数据变更,MyBatis会清空缓存。因此二级缓存不适用于经常进行更新的数据。
源码
git clone -b master6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5. 延迟加载
5-1 延迟加载概念:
- 就是在需要用到数据时才进行加载,不需要用到数据时就不加载数据。延迟加载也称懒加载。
- 优点:先从单表查询,需要时再从关联表去关联查询,大大提高数据库性能,因为查询单表要比关联查询多张表 速度要快。
- 缺点:因为只有当需要用到数据时,才会进行数据库查询,这样在大批量数据查询时,因为查询工作也要消耗时 间,所以可能造成用户等待时间变长,造成用户体验下降
5-2 实现
1 |
|
5-3 通过以上配置延迟加载,实现如果只查询一级用户信息,二级查询则不会执行
5-4 全局延迟加载
1 |
|
- 源码
git clone -b master7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四、设计模式:
1. mybatis中用到的设计模式
2. 构建者模式
2-1.构建者模式概念
Builder模式的定义是”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,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。”,它属于创建类模式,一般来说,如果一个对象的构建比较复杂,超出了构造函数所能包含的范围,就可以使用工厂模式和Builder模式,相对于工厂模式会产出一个完整的产品,Builder应用于更加复杂的对象的构建,甚至只会构建产品的一个部分,直白来说,就是使用多个简单的对象一步一步构建成一个复杂的对象
2-2. 例:分别构建出电脑的各个组件
2-3. mybatis中体现
SqlSessionFactoryBuilder会调用XMLConfigBuilder读取所有的
MybatisMapConfig.xml 和所有的 Mapper.xml 文件,构建 Mybatis 运行的核心对象 Configuration
对象,然后将该Configuration对象作为参数构建一个SqlSessionFactory对象。
3.工厂模式
3-1.简单工厂模式概念
在简单工厂模式中,可以根据参数的不同返回不同类的实例。简单工厂模式专门定义一个类来负责创建其他类的实例,被创建的实例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父类
3-2.例子
3-3.mybatis中体现
SqlSessionFactory,该Factory的openSession ()方法重载了很多个,分别支持autoCommit、Executor、Transaction等参数的输入,来构建核心的SqlSession对象。该方法先从configuration读取对应的环境配置,然后初始化TransactionFactory 获得一个 Transaction 对象,然后通过 Transaction 获取一个 Executor 对象,最后通过configuration、Executor、是否autoCommit三个参数构建了 SqlSession
4.代理模式
4-1.代理模式概念
代理模式(Proxy Pattern):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,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。代理模式 的英文叫做Proxy,它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,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,
4-2.例子
4-3.mybatis中体现
代理模式可以认为是Mybatis的核心使用的模式,正是由于这个模式,我们只需要编写Mapper.java接口,不需要实现,由Mybatis后台帮我们完成具体SQL的执行。当我们使用Configuration的getMapper方法时,会调用mapperRegistry.getMapper方法,而该方法又会调用mapperProxyFactory.newInstance(sqlSession)来生成一个具体的代理
- 源码
git clone -b master8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
阶段一模块一源码(总):git clone -b master https://gitee.com/idse666666/lagou.git